近日,寧波寧海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在對抽檢的縫紉線樣品進行檢測時,首次檢出縫紉線中4-氨基偶氮苯超標,含量達到了1042mg/kg。根據(jù)歐盟指令2002/61/EC要求,紡織品中釋放的芳香胺限量為30mg/kg,此次抽檢的縫紉線樣品芳香胺含量遠遠超出限量30多倍。
偶氮染料是紡織品服裝在印染工藝中廣泛應用的一類合成染料,用于多種天然和合成纖維的染色和印花。有關研究表明,在特殊條件下,禁用的偶氮染料可能會裂解出致癌芳香烴,引起直接接觸的人體皮膚病變,嚴重情況可誘發(fā)癌癥。
禁用偶氮染料因其高毒害性,一直作為紡織品中有害物質(zhì)監(jiān)管的主要指標,中國、歐盟等地區(qū)的偶氮染料禁令已執(zhí)行多年。但根據(jù)寧海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的檢測數(shù)據(jù),每年有將近1.2%的紡織品為禁用偶氮不合格,是紡織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紡織品中禁用偶氮檢測以面料為主,縫紉線因其在服裝當中作為細小輔料,往往被忽視。
在此,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相關針織紡織企業(yè):關注縫紉線這類并不起眼輔料的使用,避免因不合格縫紉色線從而造成整批出口服裝退貨或索賠。同時,企業(yè)還須嚴把原材料質(zhì)量關,不因輔料、配件“小”而將其忽視,加強原輔料檢測控制,提高產(chǎn)品風險控制意識,謹防因小失大。
所以選擇正確的繡線才是硬道理。